<th id="1dpxn"><noframes id="1dpxn"><span id="1dpxn"></span>
<span id="1dpxn"></span>
<span id="1dpxn"><video id="1dpxn"></video></span>
<th id="1dpxn"><noframes id="1dpxn">
<span id="1dpxn"></span>
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新聞 » 朔化劑事件

國內新聞

朔化劑事件

發布時間:2011-06-04

 近日,繼臺灣塑化劑DEHP在飲料中被檢出之后,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柳春紅副教授和同事日前在廣州一些大型超市隨機采購的56袋方便面和25袋方便米粉樣品中,檢出含有不同程度的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等塑化劑類成分。

    根據論文數據,實驗室采集的樣本中,調味醬料中的塑化劑含量要高于方便面面餅中相關成分的含量,但兩者的 高含量均遠遠超過國內有關此類使用的衛生標準,有的甚 超出百倍。

    《食品科學》雜志 近發表了柳春紅及其同事研究撰寫的論文,論文透露了上述發現。柳春紅在接受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結論是她從事一項有關富脂類食品的安全風險評估研究時得出的。她們用作研究的56袋方便面和25袋方便米粉樣品,涉及的不同品牌和口味。實驗室的研究結果顯示,在這些方便面和方便米粉樣品中,DBP、DEHP的檢出率均在一半以上。

    在談及食用這些問題方便面的危害時,該論文援引英國農漁食品部規定的DBP、DEHP耐受量指出,如果一個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食用兩包有問題的方便面(每包含面餅90克和調味料醬包8克),DBP、DEHP暴露值就有可能超標。

    那么這些塑化劑成分從何而來呢?

    論文指出由于食品中DBP和DEHP污染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包裝材料的遷移和環境污染,因此,本次試驗中檢測到的殘留也許與這兩種污染有關。

    方便面面餅、調味醬包均有樣品檢出塑化劑,其中后者檢出率高達94.6%,含量 高達到172.15毫克/公斤。論文解釋:“調料包醬料中含有大量的油脂,因此推測本次檢測中調料包醬料中的PAEs(注:即酞酸酯,鄰苯二甲酸酯類的簡稱)含量較面餅高,可能與其富含油脂有關。”

    按照英國農漁食品部規定,以采集樣品中DBP、DEHP平均含量計算,成年人(體重60公斤)食用一份方便面(面餅90克,料醬包8克),則DBP、DEHP的暴露量分別為0.24毫克、0.15毫克,分別占每日耐受量(TDI)的40%和50%,也即:如果一個人 食用這樣的方便面超過兩包半或兩包,DBP、DEHP的暴露量就有可能超過規定的TDI,其潛在的危害顯然不可忽視。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由于食品只要和不合規塑料包裝正常接觸就可能被塑化劑污染,含有脂肪的成分 甚,為此懷疑食品廠家可能沒有使用足夠好的包裝袋。

    對于非油脂類蔬菜、水果、甚 香港人血液中都驗出塑化劑成分,學者推測和現代社會塑料包裝大量使用有關。“人們到處丟棄塑料制品,環境中就有了增塑劑。”據介紹,人體內是不應該有塑化劑的,因此只能是食物中攝入或透過皮膚、呼吸道進入。

    生活中普遍存在塑化劑

    DEHP屬于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是一種普遍用于塑料材料的塑化劑。“其實DEHP一直存在在我們的生活中,只是普通百姓不知道而已。”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 副主任楊杏芬介紹說,它作為一種很常用的增塑劑,常會被用在塑料、橡膠制品的生產過程中,能使微粒分子 均勻散布,增加物品延展性、彈性及柔軟度。但因其分子的不穩定性,會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不斷從材料中釋出,揮發 大氣、土壤和水域中,造成對環境、生物、食品的污染。因此,人類是可以通過呼吸、飲食、打針等各種途徑讓它進入體內的,“但不必擔心,這個量通常是很低的”。

    工業用料未被納入食品常規檢驗

    廣東省食品添加劑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陳永泉表示,塑化劑原本用于工業,禁止在食品中使用,因此全世界的食品常規檢驗都無此項目,只會檢測塑料中的塑化劑遷移量。他也是 近看了媒體報道才認識這種“毒劑”。

    塑化劑大部分可被人體排出

    塑化劑風波出現后,不少市民“談塑色變”。對此,董金獅表示,人體有自然代謝功能,塑化劑DEHP如果進入人體,大部分的DEHP及其代謝物會于24—48小時內由尿液或糞便排出,消費者可多飲水、多吃蔬果來排毒,不必太恐慌。

国产91在线|亚洲